Oct 12 MON
Paria Contact Station, UT {US89, some dirt roads started from AZ US89 between mileposts 555 and 556} Stud Horse Point {US89, Cottonwood Canyon Rd, BLM Rd #430} Yellow Rock Overlook {Cottonwood Canyon Rd} Grosvenor Arch {Cottonwood Canyon Rd, UT12} Escalante, UT (Cabin)
離開Stud Horse Point後取道Cottonwood Canyon Rd至北邊UT12,此條沿Cockscomb七彩殼層的美麗便道,上回開到Yellow Rock已讓我驚豔不已,念念不忘要再來一探究竟。這回純粹開車拍照,中間有操SUV重回Yellow Rock Overview。秋天黃澄澄的白楊將這條本已色彩變幻的火星道路,點綴地更加迷人。後半段穿梭於月球表面般丘石筍尖,非常痛快。出谷前天空烏雲密佈、細雨至雷雨,想起此刻在The Wave的安迪一定很嘔不禁莞爾,也慶幸自己在此路雨泥不堪前離開。Grosvenor Arch還OK。重回美麗的UT12路途上,二次旅程間的人生變化勾起複雜的情緒。
夜宿Escalante Outfitters,這無疑是探索Escalante最佳基地,從圖資戶外用品、美食網咖到小木屋露營地一應俱全,店員相當友善。
Oct 13 TUE
Escalante, UT {UT12, Hole-in-the-rock Rd} Zebra Slot Canyon / Devil’s Garden {} Escalante, UT (Cabin)
一早至Escalante遊客中心VC收集資料,尤其是得溯溪野營的Coyote Gulch。儘管行前對Coyote Gulch有初步調查,但想到一個人得深入近六十哩渺無人煙、崎嶇難行的Hole-in-the-rock Rd,穿過光滑岩海迷宮,爬下岩壁至全美最後一條命名的河流、原始的Escalante River,上溯不知水況的Coyote Gulch,就不禁頭皮發麻。最頭痛是隻身一台車,若想把Coyote Gulch走完再回去取車,中間十二哩的路該如何是好。但那時心裡一橫只想,幹,不管了,大不了招便車或夜行什麼的,回到道路總有辦法走回去的。
就要離開時,聽見一中年男子在詢問Coyote Gulch資訊。機不可失,立馬手刀向前自我介紹。這位遠從溫哥華開過來、和藹的阿伯保羅也剛探訪Escalante。得知他也住Escalante Outfitters,且明天可以就出發,非常高興。二人在VC一起研究地圖後,決定明早先到Coyote Gulch上游終點Red Well TH,把他車停好,再到下游上頭的Fortymile Ridge TH下Coyote Gulch開始上溯。本想二天一夜就夠,但保羅想要樂活行程,於是定為三天二夜行。搞定後各自行動相約晚上Outfitters見。
開始Hole-in-the-rock Rd的行程,中午至從Hwy 12算起7.8mi第三個牛柵邊Zebra Canyon TH,依GSENM VC的說明往大名鼎鼎的Zebra Canyon班馬谷前進(37°39’39″ 111°25’02″)。班馬谷離Hwy 12不遠且路況很好,VC給的說明及來回五哩的Trail路跡算清楚,找起來並不困難。但Hole-in-the-rock Rd沿線各點Trail都無標示,又常經過沙地及滑石,有台GPS引導會讓旅程輕鬆安全許多。
走到Harris Wash往上游走一下就是班馬谷入口。班馬谷顧名思義有非常工整的紋路,還鑲著鐵珠,像油漆刷畫過一道道狹窄起伏的拱門,視覺立體而顏色柔美。開始有及大腿深水潭,怕弄溼可以蜘蛛人跨二壁方式通過。在Zebra最壯觀區段玩得非常開心,盡頭是一無法渡深潭。回入口處爬上岩壁沿Zebra Slot上頭觀察,盡頭可看到滑石海上佈滿了鐵彈珠,相當特別的地質風貌。
在沒帶地圖及GPS的情形下,我試圖按Laurent Martres書上指示,從Zebra後頭抄捷徑直達附近另個Tunnel Slot Canyon。但不久就發覺自己迷失在難以辨認的茫茫滑石海間。知道在科羅拉多高原無人的沙岩迷宮裡轉可不是鬧著玩的,算時間得在夕下前到Devil’s Garden,決定放棄,向南下Harris Wash,往西循原路取車。
傍晚時在Devil’s Garden遊盪,這兒以小精靈般排排站的石偶和曲線優美的Metate Arch著稱,一對西班牙情侶和我共享夕下。晚上回Outfitters和保羅分享我的木屋,儘管之後我們倆決定省點錢乖乖搭帳蓬。在一旁Prospector Inn Cafe晚餐,這兒用料實在的沙拉吧是接下來幾天老少倆補充蔬菜的來源。
Oct 14 WED
Escalante, UT {UT12, Hole-in-the-rock Rd, BLM Rd #270} Crack in the Wall TH to Coyote Gulch, GSENM, UT (Backcountry)
天未亮六點不到起床上路,Hole-in-the-rock Rd是長達五十七哩的單行道,從HWY 12直至Lake Powell湖邊,早年摩門教人由此路下科羅拉多河渡河至南猶他州。路以西是綿延公整的山壁Fiftymile Ridge,以東Escalante River流域在沙岩間切出枝葉彎延的峽谷。此路在路況好時一般轎車勉強可行,但最後七八哩的岩面路,只有HC 4WD的車可行。且沿線支路有些是沙路,一般轎車無法通行,得先在VC詢問路況。
Coyote Gulch是科羅拉多高原知名的健行路線,是條由西向東流入Escalante River的溪谷,Laurent Martres給這兒五顆星最高評價,因景觀豐富又路程輕鬆,說是他去過七十幾國中最值得拜訪路線。唯一麻煩是位在荒涼的GSENM最深處,西邊Red Well TH轎車還進的去,但東邊的Fortymile Ridge TH為4WD only的沙路,交通相當不便。若只有一台車,得靠Shuttle Service要不就是再繞回原處取車。保羅和我搭檔剛好解決這些麻煩。溪谷本身東西TH相距僅二十三哩,沿著平緩的小溪而上,非常好走。
我們先至Red Well TH走下Gulch終點折上處,把路跡認好,再把保羅的車留在TH,開我的車至Fortymile Ridge TH。停好車往Crack in the Wall前進,時已早上八點半。這段穿過滑石海的二哩路,只要仔細跟好地上的指引石堆cairns,抓好方向,並不難走,當然有GPS的話會更輕鬆愉快。
Crack in the Wall(37°25’09″ 110°59’06″)是Coyote Gulch與Escalante River峽谷交匯處地標,顧名思義,在筆直岩壁上有個明顯凹陷。這兒是Coyote Gulch整條路線中最有張力和看頭的部份,站在數百呎高懸崖邊,看Escalante River在腳下大迴轉形成gooseneck,流經Crack in the wall等大片魄力岩壁下、和嘍空的完璧天窗Stevens Arch,再往地平線百轉千迴而去。覺得最扯的是Escalante River往上游望去像蛇一般朝天際翻來覆去的部份,相機沒法表達那不可思議的層次感。看得是目瞪口呆,直呼這實在是史詩般壯麗,保羅笑著說epic有艱難之意,用什麼字形容比較好我記不得了。下Crack in the Wall得橫身穿過一人寬的狹窄岩壁,再沿著沙坡朝著Coyote Gulch而下。在交匯口懸崖上方流連一下,站在失足保證粉身碎谷的崖邊,看Escalante River看得很抖。
Gooseneck
而後找路徑爬下Coyote Gulch,自此一路溯平坦沙地小溪而上。十月中溪僅腳懷深,穿防水高桶靴甚至不會溼襪,非常輕鬆。Narrows峽谷系景觀如大片橘岩、黃綠扶疏草木、清幽小瀑小Slot…在這兒大都可以見到,更有許多壯觀的半圓頂廳Alcove。我們不到四點天還亮著就紮營了,晚上和保羅徹夜長談。
Oct 15 THU
Coyote Gulch, GSENM, UT (Backcountry)
今天一整天在Coyote Natural Bridge和Jacob Hamblin Arch附近閒雲野鶴拍照漫遊。Coyote Gulch其實適合二天一夜行程,且最好在這二相鄰不到二哩的主要景點附近露營。這是條溫和宜人的路線,但除Crack in the Wall那段坡有爆氣壯闊的地貌,其餘路線並不若Martres其他給五顆星的地方來的震憾。保羅笑說我愛追求讓人不自覺發出驚嘆”WOW”的景色,我也無話可說。
保羅是個和藹又可愛的中年大叔,小時Manitoba長大,後至溫哥華工作定居。很幸運之前有安迪作伴探險,到這兒又和保羅有四天六夜朝夕相處。我們從他小時玩的冰壺Curling到我對華人文化的看法、一路天南地北聊。從他身上我得到不少收獲…
一,保羅是密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信徒,耐心地對經濟學所知有限的我,分享他的理解。僅管到現在我仍對市場是神和放任資本的新自由主義感到不認同,但與保羅的討論引起我對這派理論的興趣,擴大思考的範圍。也許我得到智利親身走走,看看當地人對芝加哥小子們的看法。熱愛自由市場的保羅對沒去過的香港有種憧景,和父親來自新填地街的我,對那兒的印象有很大的落差。有個地方我佩服保羅,若他的工作被外包掉或被新移民取代,只要符合他信仰的結果,他也能坦然接受。
二,和他徹夜長談哲學非常有趣(頭痛),事實上都是他在和我上西方哲學史,當他反問我有關東方哲學思想時,才發覺要用英文表達最困難的東西是什麼。家族源自愛爾蘭並為那兒感到驕傲的他,頗不認同一票德國哲學家。
三,他和妻子瑪琍結漓三十載,從他回鎮上立刻電話報平安的樣子不難看出鶼蝶情深,他分享我一些他婚姻的密/蜜訣。當問他為何瑪琍這次沒和他一起走這趟荒野旅程,他認真地回答”男人需要自己孤獨的時間”的樣子,讓我忍俊不住。
四,保羅是洛磯山脈通,大推露易絲湖方圓五十哩,自認是他地盤。和他聊後很想在春天再回到Glacier NP的Preston Park。
五,這天都在Coyote Gulch鬼混,保羅是工程師性格,對事物都仔細研究心思慎密,連照相也不例外。他會觀察光線來源及走向,然後告訴我打在Coyote Natural Bridge的光線,是藍天裡的陽光由火紅岩壁的反射、經顫顫黃綠白楊葉、潺潺金沙小溪間,產生出色彩。而日午前後到日出日落的光線走位的不同,讓我想起安迪在Control Tower前和我解釋不同季節陽光走向的樣子。於是恍然大悟我對科羅拉多高原如此著迷的原因之一…陽光是水,這兒色彩無敵豐富的地貌是顏料,沙岩壁是天然的劇幕。摻了顏料的光穿過溶蝕沙岩及草葉,交織出一層層變幻莫測的光影。瑰麗的影象隨著風與水波動,在畫布上不斷流動上演著。自此對色彩光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後來看到李屏賓的乘著光影旅行,就會心的知道他在追求什麼了。
Coyote Natural Bridge顯得小巧秀麗,Jacob Hamblin Arch則是巨大宏偉。其實我該在這天花點時間從Hamblin Arch廁所附近的上坡,抄上谷頂瞧瞧這條捷徑路線和上頭風光的。晚上在Hamblin Arch附近露營,老少又聊了一晚。
Oct 16 FRI
Coyote Gulch, GSENM, UT / Red Well TH {BLM Rd #254, Hole-in-the-rock Rd} Escalante, UT (Campground)
今天一路上溯Coyote Gulch,保羅總是拿著地圖在分析方位,在一分流處我們很自然地順著主流右岔,僅管左岔路跡較明顯,且後來認真看足跡也較多。沿著右岔走溪流越漸清澈,走了近二十分鐘我注意到足跡漸少,和左岔有山壁隔開,且竟出現羚羊等動物足跡。保羅說方向沒有問題,於是我們再走一下,碰到些slot得攀爬的瀑布地形,二人都同意這不是該走的路徑。折回到不明顯的左岔分流處上行,河道很快就斷流變成乾枯沙地,據大量足跡知道這才是正路。從分岔處再走三十分回到Red Well TH。保羅不好意思地說他沒注意到地磁偏角,但懶得看地圖的我才要謝謝他。Coyote Gulch非常好走不易迷路,只要在Crack in the Wall、斷流分岔處及Red Well TH上爬處多加注意就行了。
取了保羅的老爺Accord往Fortymile Ridge,BLM 270往Fortymile Ridge TH最後二哩是沙路,有告示提醒。我們停在沙路前的停車場,在烈日下沿著沙路走一小時取回我的車。回到起程點Fortymile Ridge TH時,望著底下茫茫Escalante峽谷無垠沙岩海,很有成就感。開回Escalante鎮上已是夕下,老少在Prospector Inn Cafe大吃一頓,商討接下來的計畫。
–
相關資訊
Zebra Canyon – 至Zebra前先詢問遊客中心目前水深